本報北京訊2011年4月14日,科技部第一個響應國務院的號召,曬出中央預算部門第一張“三公經費”預決算表。此後宣佈公開的地方不少,部門不少,實際效果如何?全國政協委員、重慶市審計局副局長丁時勇認為,“三公”公開仍有不少問題,我債務整合國的財政預決算制度的公開透明仍舊“任重而道遠”。
  丁時勇在建議中提到,根據去年清華大學發佈的市級支票貼現政府財政透明度報告,對289個城市政府綜合評價的結果顯示,按百分制計算,全部289個市級政府得分平均值僅17.9分。“由此可見,財政預決算透明度與社會公眾期望存在較大差距。”他以“三公”經費公開為例,指出存在“各地公開進度不統一”、“口徑不統一、不完整”、“內容不具體”、“公開方式不統一”、“公開持續時間不一致”五大問題。
  接踵而至的問題是,即使公開了,普通公眾也往往難以看到。因為通常“三公”經費在各部門的門戶網化療飲食輔助站上公開在“動態信息”、“公告公示”、“政務公開”等不同欄目,分散且隱蔽。還有些部門為了防止公眾查詢,僅公開一周時間,“僅僅是走個形式”。
  丁時勇認為,產生上面種種問題的原因客觀上來說是相關法律不明確。1995年施行的《預算法》未對財政預算信息公開做出明確規定,2008年國務院出台的《政府信息公開條例》,對財政預算信息公開的規定也不具體。他表示,“‘三公’經費僅僅是政府預算中很小的蒸烤箱部分,但由此也反映出政府部門在預決算公開上的不想、不願和不敢。”
  針對這些問題,丁時勇建議首先是要完善法律規定,明確公開的時間、內容、範圍、細化程度等規定,切實推進財政預決算公開。其次是要加大公開的檢察監察力度、建立健全公共財政預算會計體系,並通過報紙、網絡、微博、微信等方式,降低公眾獲取預決算信息的成本,增加社會公眾與政府的互動深度,使社會公眾更好地監信用貸款督,保障公民的知情權、表達權、參與權和監督權。記者丁婷婷
  (原標題:財政預決算公開首先完善法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y59nydx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